中国政府 山西政府 中国水利 切换到繁体 | 无障碍浏览 | 设为首页 | Rss订阅

勇立潮头擎大旗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气候区,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全省无一座水库和机电灌站,仅有为数寥寥的河坝堤防勉强抵御着自然洪水,零星散布的河渠浅井艰难维持着379万亩水地(约占当时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的生产所需,洪不能御,旱不能抗,多有水害,少有水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山西水利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治水理念,积极探索治水途径,努力攻克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洪旱灾害频繁、水污染日益加剧等四大水问题,全省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60年来,全省建成水库736座,总库容达53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灌区176处,有效灌溉面积为1800万亩;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1509万农村人口告别了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含今年解决的276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96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45%;建成4000多公里河道堤防,部分县城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太原、大同等重点城市达到100年一遇。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组织群众修复和改建原有水利设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长期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十分简陋的水利设施,面对农民群众积极要求兴办水利的期望,山西省在全国首先创造推行了水利代表会的形式,组织群众对原有水利设施进行了修复和改建。

    1949年至1957年期间,在财力、物力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全省各地纷纷对河系灌区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水规,实行水权归公、统一灌溉;对年久失修的旧工程有计划地逐步修复、改建和扩建;大力推广新式水车;相继建成了滹沱河、潇河、桑干河等拦河闸坝和御河、民生渠等10多项水利灌溉工程。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大兴水利,规模空前

    1958年至1966年是山西水利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尤其是1958年至1960年期间,全省农村按照“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方针,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水利群众运动。平原、丘陵、高山上到处都在开渠筑坝、挖泉打井、修水库、截潜流、排涝改碱、引水上山,高潮时工地上马劳力达400万人。汾河水库、漳泽水库、册田水库、关河水库、后湾水库以及夹马口、小樊等大型电灌站都是此间动工兴建的。这一时期所建设的一批骨干工程也为以后山西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1年到1965年,水利建设按照“巩固提高,配套受益”的方针,对灌区和井区进行了全面清查整顿,对已有灌区进行了清淤、整修、配套,大抓已有排灌机械的成龙配套。对于一批经济效益不好、规模设计工作深度不够或规模过大、非近期力所能及的大中型工程,果断地停建缓建;对于一批没有达到防洪标准和施工标准的险库和险工,进行了抢修。同时这期间省内出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业队伍这一崭新的组织形式。1965年,水利战线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水浇地总面积虽然比1960年减少75万亩,但其中机电灌站和机电井的灌溉面积却比1960年增加138万亩。

    70年代掀起以“农业学大寨”为主题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召开之后,山西省把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农业学大寨”轨道,每年都有几百万劳力上马从事改河造地、修建梯田、闸沟筑坝、兴修水利等各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5年~1978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热潮。

    山西作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中心,开展了以深翻土地、治水改土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一期间,山西广大农村把艰苦奋斗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许多地方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披星戴月干农建的壮观场面。这一时期建设的大批治山治水治田工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起到了很大作用。

    改革开放30年,全省水利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山西水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水利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发展节水农业、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和整治河道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这一时期,山西省陆续大胆探索实践了户包、拍卖、大户治理小流域模式,首创建立了农村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大力推进了高产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掀起了汾河、滹沱河等中小河道治理高潮,稳步推进了市县级水务一体化改革。

    解水困,系民心,全力攻坚农村饮水问题。从旱井工程到骨干工程,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从水源进村到自来水入户,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常抓不懈,全力攻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供水标准一再提高,解决力度空前加大,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于今年年初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2000年至2008年,全省共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1233万人。

    “八五”时期,山西省把农村饮水工作列入扶贫攻坚五大重点之一。“九五”期间,继续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扶贫攻坚、农村稳定和水利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

    2000年,山西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了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240万农村严重缺水人口饮水问题的庄严承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2000年至2005年,前后两轮三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共解决了6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2004年以来,省政府每年都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作为省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2009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任务为两年解决2005年底普查在册剩余的4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山西省坚持了以人为本的饮水问题解决思路和办法。在平川区,突出抓好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在城乡结合区,突出抓好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山丘区,以财政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为基础,因地制宜建设供水工程,确保村村户户有水吃。近年来,还确定了“四个优先”的原则,即优先解决山庄窝铺村庄,优先解决水库移民安置村,优先解决1995年以来从未安排过投资的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优先解决全省规划内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扶贫开发推进村。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一是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和项目审查审批;二是严把施工队伍选择、材料设备采购、工程监理、工程验收“四个关口”;三是切实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力度。

为确保已建工程良性运行,一是在有大中型水库和灌区等水管单位的地区,由这些水管单位负责对区域内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二是对于没有水管单位的地区,由抗旱服务队进行统一管理。三是实施“阳光操作”,建立“用水者协会”,强化民主监督。

    户包、拍卖、大户治理,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三级跳”。1981年,河曲县农民苗混瞒首开“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先河,把“一家一户”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单元与“小流域”这个水土流失最基本的自然单元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积极性。1983年省政府颁发了《关于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几项政策规定》,提出凡承包治理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在履行承包合同的前提下,谁承包治理,谁受益。由于政策的鼓励,农民群众在治理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开发性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山区广大群众经过长期的酝酿与摸索,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解决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彻底的好方法。1988年,临县曲峪乡敲响全国拍卖“四荒”第一锤,卖掉了“使用权”,得到了农民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全乡80%的农户参与了购买治理支毛沟,促进了小流域治理由“承包”向“购买”的转变。这一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山区迅速得到广泛推广。

    90年代末以来,随着山西省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政策的逐步放开,一批有识之士纷纷进军“四荒”地治理开发领域,小者购治几百亩,大到上万亩。这些民营水保大户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边治理、边开发,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成为山西省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8月2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民营水保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治理规模大、标准高、速度快,民营水保大户发展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劳动积累,政策驱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辉煌。1982年,中阳县在治理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开发性生产方面,在全国首先进行了劳动积累的探索与实践,积极研究在农业大包干形势下如何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和负担问题。1985年,山西省正式建立农村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

    1990年,省政府对中断近10年工作的农建指挥部进行了改组,确定由省长亲任总指挥。1991年7月,省委下发了《关于切实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示》,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政策优惠、长期稳定”的四十字方针。1993年,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为“三项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公路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之一,1994年作为“三项建设”的中心。这一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情。为进一步把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把农建成绩的好坏与政绩挂钩,作为提拔干部的依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逐步总结出了劳动积累、资金投入、经营管理、政策激励、监督检查等新机制。

    山西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历次全国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评比中名列前茅。1993年荣获第一名,1994年荣获第二名,1995年以优异的成绩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的全国农田水利工作会议在山西的召开。

    1996年8月全省发生的大面积洪涝灾害和从1997年起遭遇的连续5年的严重干旱,使“九五”时期的山西水利建设经受了严峻考验。1996年,山西省大力推行山地节水微灌,一个以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大力发展旱井、旱窑等集雨节灌工程,融节水灌溉、农业种植、园林技术为一体,发展高产高效节水增产园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全面展开。

    1998年长江、松花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以后,省委、省政府即布置了以汾河为重点的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到1999年底,两岸760公里堤防全线贯通,基本实现了"疏浚、固堤、通路、绿化、开发"的综合整治目标。

    2005年,为了适应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长治市率先在农建"一事一议"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投资主体的逐步转移。这一经验迅速在全省推广开来,也得到水利部的充分肯定。

    举全省之力,实施兴水战略

    2007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决定》,以应急水源、农田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淤地坝、城乡节水、水源地及地下水保护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兴水战略全面启动。这标志着山西水利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山西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应对特大干旱年山西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储水于地下以备旱年所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以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数字水利四大水利为重点,通过建设一批地表水拦蓄工程,在丰水年和正常年份,主要使用地表水,科学有效地涵养地下水,使地下水储量逐步得以恢复。在特殊干旱年份,如果地表水供给不足,由地下水予以补充。(作者:渠性英   王洪斌   蔡媛媛)

责编: 魏永平       2009年09月30日